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脚底下的光彩(马来西亚现代画会《名家美术欣赏》)

- 吴亚鸿 / Goh Ah Ang






黄美 Ng Bee 《Dancing in the sky》 2005 Oil 47cm x 47cm






  谈到现代绘画艺术,就会让人想起过去的许多伟大画派,如写实、印象、表現、超现实、欧普、普普、达达、抽象等诸多的主义与画派。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时代,都有不仅一种画派的出现。我们也看到,那些能够发光发热,流传下来,成为艺术文化遗产的画派,都一定具有独一无二的风貌。

  也许我们可以说印象派的‘光’曾经感动人心、野兽派的‘彩’丰富了视觉感官、写实主义充实了绘画技巧和超现实派为画家编织了梦想。但,无论是哪一个画派,都不能彻底地代表着我们,更不能成為我们的代言。因此,从事艺术创作者,不可以只循着过去的某一种主义,或是追逐现代的某一些潮流而迷失了自己。

  尤其是到了这个世纪,更不必要一直在追求那遥远的‘光’和‘彩’,迷恋于技巧和梦幻。我们应该从腳底下的这块土地上,去寻找自己的光彩,用自己的创作格式,去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符号,做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家。

  四年前,马来西亚现代画会筹委会成立了。其宗旨就是提倡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创作理念,同时也强调本土意识的现代绘画新思潮。当时,该画会集合了一群风格独创的资深画家,一齐努力为本地艺坛注入一股新的气息,冀望能为马来西亚现代绘画艺术竖起一面旗帜。

  在画家们的通力合作之下,马来西亚现代画会筹委会已先后举行数次的巡回展,皆获好评。这次,该画会希望通过互联网的便利,让更多喜爱艺术的朋友们,有机会欣赏到他们的创作,因此,在互联网上举行一项《名家美术欣赏会》。

  参与的15位画家是锺正山、周方正、锺木池、符永刚、吴亚鸿、卢伙生、黄美、黄振景、谢文川、陈东、叶逢仪、Awang Damit Ahmad 以及已故庄金秀、潘国佑和Redza Piyadasa。

  让我们来看看,画家们如何运用各自的艺术语言,诠释这个时代、这块土地上的光和彩。









锺正山 Chung Chen Sun







周方正 Chew Fang Chin







锺木池 Chong Buck Tee







符永刚 Foo Yong Kong







吴亚鸿 Goh Ah Ang







卢伙生 Loo Foh Sang






黄美 Ng Bee







黄振景 Richard Wong







谢文川 Sia Boon Chuan







陈东 Tan Tong







叶逢仪 Yap Hong Ngee







Awang Damit Ahmad







庄金秀(已故)Chuang Kim Siew







潘国佑(已故)Puah Kok Yew




 




Redza Piyadasa(已故)




马来西亚现代画会《名家美术欣赏》



锺正山 Chung Chen Sun
《一团和气》
2006
Ink on paper
96cm x 77 cm









锺正山 Chung Chen Sun
《出入平安》
2004
Ink on paper
68cm x 68cm





锺木池 Chong Buck Tee
《雨后烟云》
2005




锺木池 Chong Buck Tee
《春晖烂漫》
2007





符永刚 Foo Yong Kong
《Abstract 1》





符永刚 Foo Yong Kong
《Abstract
2》



吴亚鸿 Goh Ah Ang
《说蚁》
2006
Ink on paper
68cm x 68cm



吴亚鸿 Goh Ah Ang
《佛语》
2007
Ink on paper
68cm x 68cm



卢伙生 Loo Foh Sang
《胜者为王》
Etching and engraving
48cm x 48cm




卢伙生 Loo Foh Sang
《Joyful Dancing》
Etching
60cm x 48cm




黄美 Ng Bee
《Dancing in the sky》
2005
Oil
47cm x 47cm



黄美 Ng Bee
《Digit Life》
2006
Oil
205cm x 206cm




黄振景 Richard Wong
《Abstraction 1》



黄振景 Richard Wong
《Abstraction 2》



谢文川 Sia Boon Chuan
《Swamp Charm》



谢文川 Sia Boon Chuan
《My Homeland》
2005
Watercolour on paper
56cm x 76cm



陈东 Tan Tong
《Compo-Picasso》
2005
Oil
100cm x 130cm



陈东 Tan Tong
《Dream of Yang Gui-Fei》
2005
Oil
100cm x 130cm



叶逢仪 Yap Hong Ngee
《对语》
2004
Ink on paper
68cm x 68cm


叶逢仪 Yap Hong Ngee
2003
《各自称长》
Ink on paper
68cm x 136cm




Awang Damit Ahmad
《Sketsa “Iraga 2”》
2005
Mixed Media
61cm x 61cm




Awang Damit Ahmad
《Marista “Pun-pun”》
Mixed Media



庄金秀(已故) Chuang Kim Siew
《山野风光 1》
2004
28cm x 38cm



庄金秀(已故) Chuang Kim Siew
《山野风光 2》
2004
28cm x 38cm



潘国佑(已故) Puah Kok Yew 
《Artist in West coast scene》
1994
Watercolour on paper
55cm x 74cm



潘国佑(已故) Puah Kok Yew 
《Artist in Pulau Ketam》
1994
Watercolour on paper
55cm x 74cm



Redza Piyadasa (已故)
《Baba Family》
1987
Mixed media and collage on board
101.5cm x 76cm



Redza Piyadasa (已故)
《Kapitan Cina》
1990
Acrylic
40cm x 32cm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此爱绵绵无绝期 (写陈东《贵妃系列》)

- 吴亚鸿 / Goh Ah Ang


《妃妃念红飞马》 117cm x 147cm 2005 陈东 Tan Tong


  一天,到陈东家里,欣赏他的新作《贵妃系列》。他拿出一张纸,要我帮他写几个华文字。陈东从小接受英文教育,不过华语讲得还好,可是对华文字就不甚熟谙。我在纸上写了“你的快乐,我的泪。”

  想到唐明皇为倾国之色,最终落得泪洒江山,我对陈东说:“唐明皇为了杨贵妃失去了国土,掉下伤心的眼泪。”

  他缓缓地说:“不是啦,不是眼泪的泪,是tired,很累的累。”

  “快乐与累”,叫人想到唐明皇与杨贵妃,也让人想到华清池与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这样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洁凝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杨贵妃的美,诗中有云:“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的美貌, ‘倾城’也‘倾国’,留给后人的,是破碎的江山与凄美的遗憾。

  在艺术创作上,这些凄迷的美,往往是绝好的创作题材。

  陈东去年到中国西安温泉胜地去,漫步在华清池畔,脚步踏着昔日皇上踩过的路,看着白石雕成的贵妃塑像,陈东就像唐玄宗般深深被杨贵妃所吸引,一时对她着了迷,决定把她带入画布,从此成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符号。

  陈东肯定地说:“《贵妃系列》作品将会流传下去,成为我创作的主要研究。”

  陈东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画家,常以大画家自居。熟悉他的人,不会觉得他高傲,反而认为他很真,对艺术创作非常执著。他崇拜20世纪艺术大师毕卡索,数十年来,他没间断地细心钻研毕卡索画中的造型与色彩,认真画了许多毕卡索的作品,就是想圆一个大画家的梦。可许多人看了不禁要问:

  “一个如此资深的画家,为什么还要去画别人的画?”

  他总是回答:"这有何不可?毕卡索说:'If there's something to be stolen, I steal it.'。"

  其实,毕卡索也说过:"I do not seek, I find."。身为艺术创作者,最重要的是在临摹、探索和寻找中能有所发现。陈东是在画了许多毕卡索的作品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杨贵妃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贵妃系列》是陈东新的发现和旧有的经验所击出的灵感火花。

  在这个系列作品中,陈东笔下那方角圆几何造型的杨贵妃,和我们印象中珠圆玉润的贵妃型,是有很大的差异。也因为这样,更强烈地凸显出他个人的艺术符号。陈东在这系列中成功地为自己立了竿,见到自己的影子,走出了毕卡索的身影。


  《贵妃系列》,陈东共画了6幅作品,包括《你的快乐,我的累。》、《梦见杨贵妃》、《妃妃我爱你》、《妃妃念红飞马》、《贵妃与秦俑》和《贵妃我的爱》,都是一时之选。

  其中的《妃妃念红飞马》,我非常喜欢。画家的灵感来自“踏燕飞马”,取其造型,经过加工和设计,把飞马着上红色,画在右上角。马蹄下的飞燕移置左上角,画中央画了几何贵妃造型,左右下端各有一条金龙鱼。作品以黄金比例分割的构成,主要色彩为枣红色。这种重新改造与设计的效果,使画面的内外观升华多了。
  
  如果你记得杜牧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你再来看看《妃妃念红飞马》,肯定会引起共鸣。唐明皇知道贵妃爱吃荔枝,但这种水果不耐久,明皇于是命令兵部设立驿站,挑选骏马,专递荔枝,确保爱妃能够尝到鲜美的荔枝。飞马在贵妃的世界里,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有唐明皇的爱,所以马儿是飞着将荔枝送来。

  历史的片断,经过艺术家的剪接,有了感情,因此更感动人。

  陈东的《贵妃系列》,与长恨歌有所不同,别有一番风味。白居易长叹:“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陈东画出的却是“愿作连理比翼鸟,此爱绵绵无绝期”,你认为呢?

Friday, November 30, 2007

恒久的线条(邓德根的素描)

· 吴亚鸿/Goh Ah Ang



炭笔素描 邓德根


  如果画家的绘画历程是一条线,它的起点在哪?很多人会说是在素描。

  素描是绘画创作最基本的要素,它就好比文法在文章里的重要性一样。


  很多优秀的画家都有扎实的素描功底,素描可说是画家最自发性的表现,最能反映画家激情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画家都爱透过素描来叙述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资深画家邓德根就是一位虔诚的素描信徒,他画了三十多年的画,还是不间断地在作素描。这次他将于十月上旬举行一系列他从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各时期的素描作品展,让人游览在他的艺术创作天地里,看看一位成功的画家背后无数的努力,还有画家如何从最初的路途一步一步地走过来。

  “过去我还年轻,没有讲究画画的目的,只追求一种探索过程的快乐和满足感。”如今,画家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多年,一直强调的是以身作则,希望自己的学生也以素描为首则,打好艺术创作的根基。

  德根先生认为,年轻的学画者必须要看到素描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的实际作用,不应该把它当作是初学的一项基本练习,而是一位优秀画家一生都要勤于练习的一门功夫。

  德根先生回忆,自己初期的素描经验,让他享受着发现的喜悦。事实上,艺术品的诞生是一种奇异和有趣的过程。在过程中,有时候作者并无法预测到创作的成果会是怎样的。但一经长期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掌握自如,画来得心应手。

  早期对技巧的掌握,是德根先生绘画的动力,因此作出了很多很多的作品,可谓创作泉源绵绵不绝。他认为,画得越多,就有更丰硕的发现和探讨,作品也就更能有自己的风格。同时,初期的作品是一个画家成长过程的纪录,也将说明一个画家的风格之形成与优劣。

  这次展出的素描,媒介多样化,有铅笔、蜡笔、墨水、炭笔、剪贴等。德根先生说,在学习的过程,各种技法都要去学,不要计较和执著于某一种媒介或素材。他说:“诸法空相,以无所得故”,媒介与素材只是表现的工具,化腐朽为神奇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的素描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的表现,创作理念是—— 一切法则都是空相,唯有意念才是恒久的。

  德根先生认为,看画时不能以媒介或物质来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以它的大小或重量来评定,就如我们在研究古时候的法典时,不论见到的是刻在石头上、印在布上或纸上,所传达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一样的。

  看了德根先生的系列素描,佩服他厚实的素描功力。他借助线条与色彩来表现,将观察与思维转化为一度空间的绘画艺术,不论在写景、写物或写情,都是那么扎实可靠。

  惊讶地发现德根先生的作品,在完成多年以后,画面上才加上印章,似乎是尝试将画赋予新生命。

  为何在三十年后才来盖章?因为画家觉得经过这些年,观点上已有所不同,思维也有着很大的改变。另外,印章的造形与内涵,也会为画面增添视觉美感和思索空间。

  有一幅盖上‘诸法空相以无所得’,在1962年完成的铅笔素描,画了一个男性和一具骷髅的上半身,在人体骨骼研究的意义上,那只是一幅剖析头部骨骼的解剖图,让人认识与描绘人体骨骼的结构。

  但在思考层面上,它仿佛蕴藏着另一种信息。一人一骷髅,有一种生与死的对照,象征着生与死的循环。

  “人命在呼吸之间,出息不还即是后世”,生命是无常的,我想,世间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显得可贵。如果人永远不老、永远不死,生命永无终止,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画家把画展题名为《起点》,因为素描是绘画的起点。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为一条线,那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德根先生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一切都如空。

  思索画家的话,我想,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空是广阔无尽,空是更大的可能性。

Monday, November 26, 2007

水里的飞鸟 空中的游鱼

  • 吴亚鸿/Goh Ah Ang


《飞翔》 2004 潘金海

  
  金海是一位为人耿直、个性忠厚的画家。他不爱多说话,一向来都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更显出他的执著与热衷。

  一直以来,金海都是一心一意朝向水墨画本土化的创作理念而努力,他认为现代水墨画的创作,不论在内容或形式的表现上,都应该以本土化为依归,出品才能让人一眼就辨认出:这是属于马来西亚的。

  最近,细读了金海从七十年代中到现在的作品,深深体会到画家的用心和毅力。他三十年来不断的创作,而且是非常投入地为自己的 迪水墨画创作理念发奋图强。其创作理念是以马来西亚传统蜡染绘画中的人物造形和色彩为基础,同时配合了东方笔墨描写纯朴的乡间生活为题材,所呈现的作品,充分表现简朴的田园生活气息与蜡染绘画艺术的原始美感。

  在金海许多的作品中,尤其是近年来的创作,如《蓝天》、《飞翔》、《悠游》等作品,皆为一时之选。在内容上他以墨彩华滋、意境悠远地营造,图试探索传统深沉的文化意识,在形式上的设计与安排,将人物和白鸽画在蓝天白云上,予人一种舒适安详的感觉。

  这种创作隐然透露出画家对生活文化细腻观照的情思,下意识地也反映出人们向往自由超越的心灵。

  人的极限在哪里?人的体力有个极限,人的想象和艺术创作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谈到想象的空间,引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则故事:

  有两个人在观赏一池的游鱼,一人突然说:“你看,鱼儿在空中游来游去,多么的自在。”

  另一人听了,猛然抬头四处张望:“哪里哪里?没有啊!”

 “只要你能低下头来,用心观看,就会发现原来池中还有一片青天,那你就能照见鱼儿在空中闲游”

  此时,正好有一群鸟儿飞来,并在空中盘旋。

  第一人又说:“你看,鸟儿也在水中飞来飞去,感觉清凉无比。”

  听的那个人恍然大悟,于是会心一笑俯首继续观赏那一池的清凉与自在。

  “水里的飞鸟、空中的游鱼”是一种高深的意境,也是一种哲思,更可以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泉源。我认为超然的观想能启发一个创作者的思维,让人具有广阔和深邃的思考空间。

  艺术创作者所追求的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有者是在传统中寻找现代;在现代中发现传统;也有些是以东方绘画融合西方理念;以西方创作渗入东方哲理,或是从单纯中寻找丰富性;繁复中获得整体性,平凡中见到不平凡........。

  我想,艺术之所以可贵,正因它有着太多的可能性。不论是创作者,或是观赏者,只要能看到“水里的飞鸟、空中的游鱼”,那就能发现更多、更多。


(原载 11-4-2004 《南洋商报〈声色艺海〉》)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印象画·话印象》写画家廖彼得

- 吴亚鸿 / Goh Ah Ang



《锡矿》 1985 廖彼得 Peter Liew



  站在廖彼得的画作前面,总是觉得有一种激情涌上心头。画面那鲜明夺目的色块和粗犷豪迈的笔触中,好像有一股澎湃的气势和力量,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生命中充满无限的希望与活力。

  出身在霹雳金马仑山脚下的彼得,从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培养了一份对她的热爱。他的艺术创作里,也不时在歌颂大自然的美。画面散发着欧洲印象派画家作品的韵味,他的作品强烈地流露出印象派的气质,不受文学、宗教、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完全摆脱一切与绘画无关的东西,纯粹以视觉美感的角度出发。 

  彼得在创作时,非常注重与讲究阳光、气氛和时间的刻画。他是一个醉心于追求‘光的神秘’的画家,经常到处写生作画,每看到感动的景物,必定很用心地观察,细心体会,然后才动笔作画。一旦开始画,他会全神贯注地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自然的神韵与光彩扑抓于画布上,让它成为永恒。   


  看他近期的一系列作品,创作题材都是以大自然景色为主。“窥情风景上,钻貌草木中”正是彼得的艺术创作心态。他从大自然的风景草木中去撷取适合的表现题材,透过自己熟悉的绘画语言与符号,述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他的风景系列创作,有本土风貌的蕉风椰林、古老建筑、明媚河畔、渔村景色和码头风光等。也有一些是他游览欧洲时所作的异国风光写生作品。   


  在这一系列作品当中,不难发现彼得是以印象派画家的独特技巧,不在调色盘上调配颜色,而是直接地把色彩,分别涂在画布上适当的位置,让色彩在画布上调配出合乎自己要求的视觉彩色。




Spring in New Zealand  1997  Peter Liew


  这种调色法,往往产生奇妙的效果。例如将黄色与紫色的色块相靠的点画在一起,然后从较远的一个距离观看,画面上的两种颜色在视觉上就会产生补色作用,互相混合,形成灰色的调子。这就是印象派调色法的特殊趣味,画面的色彩不会浑浊,令人看了感觉清新爽朗。

  彼得的作品,画面杂陈与重叠的色块组合,使观赏者在近距离内只看到粗犷的油刀痕迹与色块。但如果退离作品远一点来看,就能看到画作的整体美。画面的彩度光鲜、层次丰富,显出画者对色彩学的研究和技法的掌握是多么的纯熟,也让人惊叹于画家是如此的善于处理画面的空间、气氛、色彩和光的表现。彼得的艺术创作手法,不是景物的再现,而是呈现个人印象中的大自然之美,同时体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体美。

  从美学的观点来看,美是应该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的。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对象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看彼得的画中那些乡村、渔船、倒影、花丛、山峦与丛林的朦胧形象,好像在雾中观看景物,若即若离,非常的有趣味。要从朦胧景象中去感受美的意境,也是一种难得的美感经验。

  我们有时要求把周遭的一切看个仔细、剖析得清楚一些、衡量得准确一点,到头来所看到的,往往是审美标准以外的,所以难免看不到美。

  退一步来看,或隔一个距离去看,有时反而看到更美好的一面。




(原载 2-10-1997 《南洋商报〈艺术空间〉》)








Thursday, November 15, 2007

好山好水看不足(黄乃群水墨画旅情1964-1996)

《对弈图》 黄乃群



  • 吴亚鸿 / Goh Ah Ang

  一切事物,大可以根据科学的五度空间观点来看,即深度、广度、袤度、时间的空间与心灵的空间。譬如,天空有时让人感觉她很深、很广、很袤、又很长久,天空的变幻又牵动着我们的心。观看大地万物何尝不是一样。

  但,世界上有些众生是无法知道五度空间的。据说有一种生长在稻梗里的蝈虫,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生长的地方,它的生命只局限在一度空间。甚至,有些人终日川行于不同的国家,周旋在人群之中,无奈业务繁忙、时间仓促,因而无法深入体会天空之蓝、大地之美及人间之情。

  就如林中的猎人与出海的渔夫,一心一意只想到收获,哪儿有闲情逸致去欣赏青山绿水呢?

  优秀的艺术家,有着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观看大地万物,不只用眼看,还用心去体会,他们绝对善于运用五度空间,传达自己的情感。

  我国著名水墨画家黄乃群,热衷大地山川,三十多年来走遍千山万水,漫游过东南亚各地、印度、尼泊尔、台湾、中国、巴厘岛、希腊、埃及、土耳其等国家。

  乃群是一位典型的乐山爱彩之士,不同的是,每到一处,他是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然后用笔作画。他爱风景画,尤其热爱速写。他总会随身带着画笔与速写簿,随时随喜现场速写,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写下。

  记得,1991年,我们一行二十一人的大马华人文化协会美术访华团,浩浩荡荡到神州大地作艺术文化交流。有天我们来到苏州河畔,游客甚多,当时适逢夏末入秋时分,风高气爽,风景宜人。乃群绝不怠慢,拿出画簿,即兴速写。

  我在一旁,看着他自信的神态与笔调,也看到一个画家的风范。有位年轻画友看到他在速写,走前一看乃群尚未完成之作,轻率地说:“画得都不像!”然后掉头就走。

  乃群头也不抬,继续画着。不稍片刻,一幅苏州河畔跃然纸上。简练的几笔,却见神韵,一点儿也不含糊。

  我内心在想,年轻人没有审美眼光,更无欢喜之心,凭什么批评如此资深的画家?

  在旅途中,发现乃群总不爱用相机拍下景点,而情愿挨着烈日曝晒或细雨飘拂,即情即景,埋头苦画,真是一位虔诚的绘画信徒。

  寺庙里的僧众,每天早晨依时做早课,诵着同样的经文,从无怠慢与敷衍。乃群走了三十余载的绘画旅程,虽贵为画坛中坚份子,对速写这门看似巩固基础的训练,仍然抱着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真是令后进看之汗颜。

  黄乃群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美专,由1964年至1966年,师承施香沱与陈宗瑞,作品题材涉及花鸟、山水与写生。画风虽未成格,但已显露乃群先生的绘画天份,无论运笔用墨都有独到之处,且常有神来之笔的精彩之作。

  但,学习的过程,往往也是无形的自我风格抹杀的阶段。于是,从1967年起,画家就勤于汲取各方名家之长,寻求蜕变。8年之后,在一次的诗岛[巴厘]之旅,画家若有所悟,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的[巴厘风情]之作。

  巴厘,这美丽的诗岛曾受佛教、婆罗门教及回教的洗礼,岛上的寺庙教堂林立,从庭院、乡村到郊区的庙宇,都是人们膜拜的好去处。岛上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更是画家创作的好题材。

  乃群先生似乎对巴厘情有独钟,继于1983年、89年及94年,三访巴厘岛。这种百看不厌的心态,就好像爱书的人看一本好书,每看一回,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

  在1975年的《巴厘系列》画家简练的笔触与优美的墨韵,将巴厘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访巴厘,画家所画的《巴厘所见》与《去庙会》,更显画家之才情,笔墨功夫更臻完美,且有情景交融之感。

  1994年的《巴厘风情》、《巴厘余晖》及《巴厘印象》中,画家采取异前的创作手法,将主题隐藏在大片的沉郁墨色之间,犹如山景披覆雾衣,又似暮色笼罩大地,若隐若现,神秘诱人,朦胧之间别有一番韵味。

  画家三看巴厘岛,果然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将巴厘系列带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1980年,踏上印度与尼泊尔之旅,画家创作灵感泉涌而至,作了《红堡》、《遗迹》、《马车》、《克什米尔印象》等作品,皆为一时之选。

  其中一幅《喜马拉雅山 》之作,画中山高意净,云山缥缈及冰雪覆盖的群峰,正有“喜马拉雅”在梵文所隐喻为“白雪之居”的妙境。

  画家喜见这次旅游所带来的震撼,也雀跃其作品开始走进开阔及沉厚的境界。

  三年后,乃群游览埃及、希腊及土耳其等古文明所在,体验尼罗河对埃及的献礼与希腊艺术的神奇。这时期画家的作品,用笔苍劲,用墨浑厚,呈现朴拙古雅之美,其精湛的绘画艺术表现,可谓更上一层楼。

  神州山水系列中的《对弈图》与《松花江畔》,个人极喜爱画家的粗犷豪迈之笔写老树、点点细笔添心意所营造的画境。在构图的安排上,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虽然走遍天涯海角,写尽名山大川,对我国的蕉风椰雨与渔村景色,乃群依然一往情深,歌颂不已。

  一些描绘东海岸渔村的画作,充满热带风情。登嘉楼与吉兰丹的渔村,在画家笔下增添几许秀色,同时也披上一层清雅的神采。

  有一幅名为《沙平水阔》的作品,画家把渔船与晒着的渔网,画的又小又远,前景则用豪迈大笔挥写之,相映之下,意趣盎然。

  另一幅《修网》的画,画中渔民悠然自得地在沙地上修补渔网。网那么长,渔民谋求生计的希望也那么高。丝丝的渔网把渔民的心串在一块,他们的脉搏也随着海而跳动。海就是他们的生命啊!

  总观,乃群的水墨绘画创作,是凭藉其对景物的精密观察和体验,透过其洗炼生动的传神笔触,以融情入景的创作手法描绘大自然。最可贵的是,其作品既有传达画的意境,又有诗的情趣,是主观感情与客观外物的结晶,是形神并顾、情景交融之创作。

  画家的作品具有节奏与韵律感,在粗犷之中不乏细致,在朴素平淡之中又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在厚重豪迈笔触之间体现虚空之美。

  观赏其画如见其人。

  其画笔调豪迈,下笔果断,用色清雅,画面留下大片的思索空间;其人率直积极,有感即发,不拘小节,更有雨过天晴的度量。

  乃群的画,也有雨后的脱俗。大雨把万物洗涤一番,为大地抹去尘埃,重新展现清新。

  乃群的笔,犹如阵阵的骤雨,刷去尘埃俗情,送来一片清凉。
(原载 25-7-1996 《南洋商报〈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