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5, 2015

《一画,便是一辈子》——写画坛名家张耐冬

《绿色大地》  张耐冬

文/吴亚鸿
  
  如果用一辈子来做好一件事,不知道大多数人会选择做什么呢?如果选择艺术,其实就会发现,一辈子还真的不够。

  犹记得很多年前,张耐冬老师曾说过:“对于现代年轻人把画画和当画家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观念。艺术这条路是漫长而艰苦的,年轻人真的要在艺术这条路上闯,至少要有4年的严谨学习,然后再加上4年的创作,前后8年的时间,仅是在为当画家的起点铺路,凡事都急不来。”
已故画家张耐冬老师

  说艺术是一辈子的事,艺术家张耐冬老师的艺术生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张耐冬老师,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世界,都享有一定的地位。张老师辗转于画坛,1958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美专,1967年负笈法国巴黎,后多次赴巴厘岛、泰国等地考察探索,数十载活跃于国内外艺坛,是21世纪南洋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大致上可分为南洋美专前后期、巴黎时期、后巴黎与马来西亚时期、巴厘岛时期、再访巴黎时期以及泰国时期。 

  其创作系列很多,灵感绵绵不绝。同样的题材,前后反复来画,内容看似相同,却因为时间和情感的累积,从而让人们窥探他创作过程的蜕变。其代表作有巴厘岛系列、风筝系列、渔村系列、割胶系列、水果季节系列、牛群系列、裸体系列、风景系列、城市系列等等。无论什么系列,都让人嗅到乡土的味道,感受到一种民族的淳朴之美。
  
  他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亚洲文化与生活的丰富性。他笔下的牛群、鸟与鸟笼、割胶工友、菜市场、渔村、峇厘少女、花与裸体画像,都流露出画家对亚洲这块土地的记忆和情感,也展现浓厚的风土民情,带领观赏者走入祥和与喜悦的艺术世界。


  女性是张耐冬老师的心头爱,天真烂漫或梦呓般的面容,半眯的大眼,修长的身体,姿态娇柔,表情安静,具有南洋凤的特质,让人联想到钟泗滨、张荔英等前辈画家的人物造型。其色彩亦有西方画家高更的 ‘特色’,却又强烈流露个人风格。留学法国多年的耐冬老师一直强调,我们学习他人的技法,而不是他们的风格。
  
  女性与家庭、女人在庆典、在胶园、在市集、在观鸟、在休息……,似乎流露一种悠哉与自在,也许,还带点慵懒的感觉。一种在生活繁忙脚步急促的现代生活中逐渐消失的感觉。
  
  有一句话说:女人身上的曲线,是最美的线条。在耐冬老师眼中,女性,无论是裸体或穿上衣服,行走坐卧,工作或休闲¬;无论是动或静,姿势都那么迷人。女人,就好比一个美的缩影。

《快乐的人生》  张耐冬

  我好喜欢耐冬老师牛的系列,喜欢那半立体结构的画法。画中牛的体型硕大,短脚,长尾,有多种颜色:灰、白、蓝、红、褐等等。这很有儿童画天马行空的着色法,没采用物体的固有色,而是为牛只穿上缤纷的外套。低彩度和中色调子,画面色彩和谐耐看,在视觉上反而给人无限的惊喜。

  在农耕社会,牛是农民的良伴。现代文豪鲁迅就自喻为牛,曾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牛奶和血。” 不论画家将它画成什么色的牛,只要能耕田、能提供牛奶和食物的就是好牛。同样的,不论画成什么颜色,只要能感动人的就是好画。

  自由是人们所向往的。将鸟儿囚禁的鸟笼,常常令人产生许多联想。张耐冬老师的鸟笼系列,观鸟的人与高高低低悬挂着的鸟笼,色彩斑斓,相映成趣。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令我想到法国诗人作家兼编剧Jacques Prévert 一首超现实的诗“为一只鸟儿画像”:

《鸟笼》  张耐冬

画一个门儿开着的鸟笼
再为鸟儿画点东西
漂亮的、简单的、可爱的、实用的
将画布倚着树
放在林中
然后躲在树的后面
别出声,别移动
有时鸟儿很快就来了
有时却是让你等上好几年
别气馁,继续等吧,也许是好多年
它来的快或慢
一点也没有影响作品的好坏
…………


  在耐冬老师的画中,鸟儿来了,一些在笼子里,养尊处优;一些与人打成一片,吃着人们为它们准备的食物;一些不愿当笼中鸟,或站在笼子上,或飞翔在笼外。人群之中,有些观赏着笼中的鸟儿,有些则在手上把玩,各有各自在。

  自由与自在,其实没有明确的界限。也许没有自由,但很自在;也许很自由,但不自在;然而,更多人追求的,是又自由又自在。

  历经多少春夏秋冬,耐冬,耐心地画,耐心地等。画到某个时候,鸟儿来了,牛来了,船来了,人来了,………,耐冬,继续画……。这一画,便是一辈子。
  
  我想,对很多创作者,艺术之路走到某个时候,回眸一看,才惊觉匆匆已是一辈子。
  

《乡间》

《一家人》

《Femme et Fieur 

《水果盛宴》

《黄金时代》

《风筝季节》

Le St Andre, Paris 

《归》

《巴厘岛庆典》

《美丽的人生》

《乡间生活》

Sunday, April 15, 2012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大展——卢伙生



文/ 吴亚鸿 Goh Ah Ang
  
  画家卢伙生,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院,1966年考入法国巴黎国家高级艺术专科学院。曾加入17版画工作室,师承著名版画大师S. W. Hayter。 
  
  卢伙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精通版画、油画和水墨画。  
  
  卢伙生的版画最为代表,曾以马来皮影戏的人物和印度Odissi 舞者作为创作主题,其夸张有力的线条和造型,强化人物姿态的优美,获得佳评如潮。  
  
  他说:“在自己不停的创作中,应用了水墨画的大写意和油画的油刀技法,在丝印版单版的印制过程中,画面所表现的是属于印象的。在有意识的创作主体,配合了无意识的印制成的作品,会让人有惊喜。”  
  
  卢伙生在2002年成功研发丝印版画的一版多色印法。这种孔版的新技法,不需要套版,可以在一次完成多样色彩印制。他表示,这类创作手法都是“一气呵成”之作。  
  
  卢伙生的丝印版单版画的创作体裁包括花类、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象、鸟类、人物、新象书法和山水系列。  
  
  在他丰厚的创作中,配合多元创作观念,开创版画新技法,呈现版画艺术新气象。
  

Friday, April 13, 2012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大展——锺木池


文/吴亚鸿 Goh Ah Ang
  
  画家锺木池,1972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现为灵峰艺术中心院长,雪隆水墨画会会员。
  
  历代名画家都尝试着从大自然之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也往往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对象及源泉。许多画家都强调师法自然、观察自然的必要性。
  
  锺木池认为,“我们在中华文化里长大,不必舍近求远去追求别人的文化和方法。观念的民族性决定了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差异,可以相互影响,但不可能相互改变!”
他也强调,中国艺术特别讲究格调清雅,宁静朴素和意境情趣的营造。画家,要丰富自己,必须从文学修养、艺术研究及生活阅历中去体验。创作时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高格调的水平。
  
  锺木池的艺术,牵引人们进入安静的世界,省思个人生命的需求,这种画境,必定不是气躁心浮者所能营造的。他说,“这些精神上的追求,现代人在城市的喧嚣中,失去了这片净土。人们执着人与人的关系,忽略了人与自然的交流。”
  
  锺木池的作品,让我们看到净土,让我们嗅到芬芳。
  

Monday, April 9, 2012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大展——符永刚


   
文/吴亚鸿 Goh Ah Ang

  画家符永刚,1970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2003年获美国Inter America University 颁发艺术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会长。
  
  画家符永刚的现代绘画,气势豪迈,情感奔放,富具时代精神。
  
  符永刚的作品,看了感觉就是心情为之振奋、激荡。他的狂草“書画”,外观表现是现代的,而内在意涵却是传统的。画家非常強調笔墨特质,著重用筆蒼勁和用色厚重。他笔下的画作似乎都在体现东方与西方艺术文化的结合。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创作,以中国毛笔奔放线条书写,结合了西洋绘画颜料流动渲染去营造画境,表现了中西合并的元素。觉得要做个成功的当代艺术家,要以现代眼光去诠释作品。作品须要注入时代精神,独具个性的色彩和新的审美眼光,才能创作具有当代风格的艺术。”
  
  符永刚的创作,和他的理念一致。作品遊走於傳統書法與現代抽象之間。他的笔墨坚实浑厚,气势豪迈;他的用色鲜明活泼,情感奔放。
  
  他的绘画艺术融合人格理想与大自然为一体,同时,也流露出画家的胸襟与内涵。
  

Saturday, April 7, 2012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大展——叶逢仪


   

文/吴亚鸿 Goh Ah Ang
  
  画家叶逢仪,早年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2年,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士。现为中国哈尔滨大学美术学院兼中国云南财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叶逢仪的绘画艺术,不论水墨画、日本彩绘画或油画,都强调个人风格。他个人欣慰自己已得出一种适应马来西亚的环境的画种,在油画布上画有水墨氛围的“洋为中用”的“现代水墨画”。
  
  叶逢仪的绘画,师法自然,崇敬自然,善待自然。他常常画一些自己熟悉的景物和身边的点点滴滴,题材平易近人。他的作品富有诗情,别具特色,有着一种意味深长的魅力,从画面潜入了观赏者的心头。
  
  他说,“依自己的能力、技巧及理解作画,避开自己之短,凸显自己所长。以一颗单纯的心和艺术家的怜悯之心去创作,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尝试画出健康和快乐。” 或许,他的赤子之心,体现了无穷的生命力与无尽的情调。
  
  叶逢仪尊重先辈的成就,但绝不落入旧框。他强调塑造自己,坚持画出自己的风格是艺术创作之道。
  

Thursday, April 5, 2012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大展——谢文川


  

文/吴亚鸿 Goh Ah Ang
  
  画家谢文川,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马来西亚水彩画会会长。
  
  “我渡过40年的绘画生涯,从素描入手,继而沉湎于水彩画。绘画艺术,对我而言,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它不再是景物的再现,而是创意与精神的表现。”
  
  谢文川的水彩绘画创作,内容涉及甚广,远至澳洲黄金海岸、印尼巴厘岛、台北 的野柳、淡水的观音山、台南的白荷镇、江南的周庄、西湖的荷花以及黄山的光明顶和玉屏楼;近为马六甲的红屋、槟城的“光大”地标、登嘉楼的渔船、关丹海岸和沙拉越的渔村。他的作品,无论是乡村或城市,山峦或海洋,都让人享受了宁静和美好。
  
  画家善用水的张力和扩散特性来表现水彩的美感,他擅长渲染、留白技法,揉合了东、西绘画的特色,把握色彩水分交融的奥妙,兼具写实与寓意的精神。踏实而自然地创造了美好的绘画人生。
  
  画家说,在享受暮年之余,冀望自己以更宽阔、从容和自由的心境,去创作、去弘扬水彩画的艺术,同时也希望大家珍惜从写生创作中长出来的花朵。
  

Tuesday, April 3, 2012

马来西亚国际当代艺术大展——Awang Damit Ahmad


  
文/吴亚鸿 / Goh Ah Ang
  
  画家阿旺达密,1979年毕业于马拉工艺大学,1983年获颁最佳学生奖。后赴华盛顿美国天主教大学深造。
  
  阿旺达密阿末是马来西亚艺坛的中坚分子,他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
他土生土长于沙巴,童年在部落里的记忆,独特的部落人文符号,强烈的地方色彩,常有意无意从他的画面流露出来。他的创作,既是个人人生的历程,也是对族群文化的礼赞。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创作时,将颜料加入沙状物质,这些质感,更增加了画面形式的厚重与触感,也增添了视觉的纯粹性。看他作品的观赏者,常常会深深被吸引,禁不住想去触摸画面的的肌理。
  
  他的系列创作中,不论采用沉着或强烈的色彩,丰富的纹理和大胆的笔触,是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是叙述个人对故乡的一份情感,也强烈传达了对文化的根与社群的成长的一个期许与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