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地》 张耐冬 |
文/吴亚鸿
如果用一辈子来做好一件事,不知道大多数人会选择做什么呢?如果选择艺术,其实就会发现,一辈子还真的不够。
犹记得很多年前,张耐冬老师曾说过:“对于现代年轻人把画画和当画家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观念。艺术这条路是漫长而艰苦的,年轻人真的要在艺术这条路上闯,至少要有4年的严谨学习,然后再加上4年的创作,前后8年的时间,仅是在为当画家的起点铺路,凡事都急不来。”
已故画家张耐冬老师 |
说艺术是一辈子的事,艺术家张耐冬老师的艺术生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张耐冬老师,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世界,都享有一定的地位。张老师辗转于画坛,1958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美专,1967年负笈法国巴黎,后多次赴巴厘岛、泰国等地考察探索,数十载活跃于国内外艺坛,是21世纪南洋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大致上可分为南洋美专前后期、巴黎时期、后巴黎与马来西亚时期、巴厘岛时期、再访巴黎时期以及泰国时期。
其创作系列很多,灵感绵绵不绝。同样的题材,前后反复来画,内容看似相同,却因为时间和情感的累积,从而让人们窥探他创作过程的蜕变。其代表作有巴厘岛系列、风筝系列、渔村系列、割胶系列、水果季节系列、牛群系列、裸体系列、风景系列、城市系列等等。无论什么系列,都让人嗅到乡土的味道,感受到一种民族的淳朴之美。
他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亚洲文化与生活的丰富性。他笔下的牛群、鸟与鸟笼、割胶工友、菜市场、渔村、峇厘少女、花与裸体画像,都流露出画家对亚洲这块土地的记忆和情感,也展现浓厚的风土民情,带领观赏者走入祥和与喜悦的艺术世界。
女性是张耐冬老师的心头爱,天真烂漫或梦呓般的面容,半眯的大眼,修长的身体,姿态娇柔,表情安静,具有南洋凤的特质,让人联想到钟泗滨、张荔英等前辈画家的人物造型。其色彩亦有西方画家高更的 ‘特色’,却又强烈流露个人风格。留学法国多年的耐冬老师一直强调,我们学习他人的技法,而不是他们的风格。
女性与家庭、女人在庆典、在胶园、在市集、在观鸟、在休息……,似乎流露一种悠哉与自在,也许,还带点慵懒的感觉。一种在生活繁忙脚步急促的现代生活中逐渐消失的感觉。
有一句话说:女人身上的曲线,是最美的线条。在耐冬老师眼中,女性,无论是裸体或穿上衣服,行走坐卧,工作或休闲¬;无论是动或静,姿势都那么迷人。女人,就好比一个美的缩影。
《快乐的人生》 张耐冬 |
我好喜欢耐冬老师牛的系列,喜欢那半立体结构的画法。画中牛的体型硕大,短脚,长尾,有多种颜色:灰、白、蓝、红、褐等等。这很有儿童画天马行空的着色法,没采用物体的固有色,而是为牛只穿上缤纷的外套。低彩度和中色调子,画面色彩和谐耐看,在视觉上反而给人无限的惊喜。
在农耕社会,牛是农民的良伴。现代文豪鲁迅就自喻为牛,曾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牛奶和血。” 不论画家将它画成什么色的牛,只要能耕田、能提供牛奶和食物的就是好牛。同样的,不论画成什么颜色,只要能感动人的就是好画。
自由是人们所向往的。将鸟儿囚禁的鸟笼,常常令人产生许多联想。张耐冬老师的鸟笼系列,观鸟的人与高高低低悬挂着的鸟笼,色彩斑斓,相映成趣。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令我想到法国诗人作家兼编剧Jacques Prévert 一首超现实的诗“为一只鸟儿画像”:
《鸟笼》 张耐冬 |
画一个门儿开着的鸟笼
再为鸟儿画点东西
漂亮的、简单的、可爱的、实用的
将画布倚着树
放在林中
然后躲在树的后面
别出声,别移动
有时鸟儿很快就来了
有时却是让你等上好几年
别气馁,继续等吧,也许是好多年
它来的快或慢
一点也没有影响作品的好坏
…………
在耐冬老师的画中,鸟儿来了,一些在笼子里,养尊处优;一些与人打成一片,吃着人们为它们准备的食物;一些不愿当笼中鸟,或站在笼子上,或飞翔在笼外。人群之中,有些观赏着笼中的鸟儿,有些则在手上把玩,各有各自在。
自由与自在,其实没有明确的界限。也许没有自由,但很自在;也许很自由,但不自在;然而,更多人追求的,是又自由又自在。
历经多少春夏秋冬,耐冬,耐心地画,耐心地等。画到某个时候,鸟儿来了,牛来了,船来了,人来了,………,耐冬,继续画……。这一画,便是一辈子。
我想,对很多创作者,艺术之路走到某个时候,回眸一看,才惊觉匆匆已是一辈子。
《乡间》 |
《一家人》 |
《Femme et Fieur 》 |
《水果盛宴》 |
《黄金时代》 |
《风筝季节》 |
《Le St Andre, Paris 》 |
《归》 |
《巴厘岛庆典》 |
《美丽的人生》 |
《乡间生活》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